随着那边做完动员会的两位长官到来,除12师和101师两位师长因为无法抵达外,晋东反击战前线指挥部的主要人员基本到齐。

  这场关于面对日军聚集重兵反包晋东之军的主基调仅用时不到1分钟就完全定好调子。

  还是唐刀和刘师长先前表达过的那个观点,无论站在战略的层面,还是战术角度,这一战,7.5万中国军人,不能退!也没法退!

  不能退,就只能战!

  第12师和101师收到前线指挥部决意死战的命令后,在30分钟后都各自发来电文。

  显然,他们也并不是盲目听从,也都是经过一定思想斗争甚至立刻召开各师部主要成员开了短会的。

  那两位也没辜负历史对他们的评价,他们做出了堪称伟大的选择!

  这世间,大部分人面对生死抉择时,都会选择前者的,唯有最英勇无畏并且怀有某种理想时,才会做出违反人性的选择。

  这些人,无疑都是这个时期中国最优秀的那群人。

  幸好,华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不缺乏这种优秀之人,这或许也是华夏文明存世长达数千年的原因之一吧!

  前线指挥部后面长达一小时的会议讨论的就是如何战的问题,在座的除了唐刀这个不过20出头的小年轻之外,那个不是在军中历经二十年的老兵?

  但唐刀年轻归年轻,他经历过的许多战场却是很多20年老兵都没碰到过的,无论是四行仓库保卫战或是面对十万日军围攻的松江保卫战,那几乎都是绝地之战。

  所以,鉴于唐刀有过这方面的经验,最终关于这场山地防御战怎么部署防线的问题,最后竟然百分之九十都是以唐刀的意见为主。

  唐刀打的山地防御战或许还真没这几位老将有经验,但唐刀却是有着超越这个时代近百年的目光,他脑海那座战术‘资料库’里,有着这些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战场经历。

  比如,中国之军在北方冰原上那一场和强大敌人长达三年的鏖战,利用山地打出过一场又一场令后辈们瞠目结舌的阻击战、坑道战、穿插战、破袭战!

  在松骨峰,在五圣山,在长津湖,在铁原,在华川.....那些熟悉的地名之上发生的每一场战斗,都足以入选最顶尖军校经典战役教学。

  唐刀给出的建议,正是那场被誉为冰原上最经典的两场阻击战之一---华川阻击战的模式。

  史称“西有铁原,东有华川”!

  也正是那场被誉为‘只能胜不能败,米国牛仔们最接近战胜中国’的阻击战的胜利,基本奠定了冰原之战最后平分秋色的基础。

  此战若败,不仅被重重包围的一个步兵师精锐被米国牛仔们吃掉,东线与中、西线联系也会被切断,正在主动北撤的一个兵团10万大军也会被米军包抄。

  唐刀永远记得自己在军校听那位白发教授在讲解这场经典阻击战时那种康慨激昂,以至于热泪盈眶!

  那时还在军校进修的唐刀还很年轻,几乎完全沉浸于先辈们一个个令人拍桉叫绝的战术桉例中,直到许久才得知,白发老者的父亲和两个叔叔一个堂叔,全部战死于那场历时13天的阻击战中。

  自此,家中唯余他一个不足三岁的男丁!

  再精彩的战术,如果没有足够坚决的牺牲,也是实现不了的。那场战争,是中国用了四十万中国军人的命,硬生生啃下来的。

  现在,是7.5万中国军人的命,就放在晋东这座茫茫大山里,日本人想要,就来拿吧!

  首先是大的方面,日军将会从三路而来,那就分三路迎击!

  由东自西的正面战场上,除了少量只可行人的山道,大军想入巍巍太行,唯有娘子关!

  而想攻娘子关,除正面之外,乏驴岭是必守之地!

  那这两处将会有一道极为关键的防线,预估来袭之敌不会少于一个完整师团,17师赵师长有再战乏驴岭之心,那就由17师来防御距离娘子关8公里的乏驴岭一带。

  104师的李师长终究是没抢过唐刀,实在是当唐刀彻底摆出他四行团高达12门山炮、12门150重迫,24门机关炮、24挺12.7毫米高射机枪的炮兵和防空实力后,不管是104师还是17师又或是921师皆只能膛乎其后。

  可以想见,日军一定会动用飞机、重炮对娘子关主阵地夜以继日的轰炸、炮击!除了四行团,还真没有谁能有实力说一定就能守住这道对于全军来说生死攸关的防线。

  让日军一旦冲破娘子关,太行山腹地就此洞开,日军完全可以对另外两道防线进行穿插,那就真的是可以像蚂蚁搬面包-----一块块的啃掉了。

  由此,娘子关一带长达十几公里的防线交给四行团和17师!

  自南向东,日军第18师团虎视眈眈,甚至还有20师团一部乃至108师团一部,光凭921师五个步兵团,需要布防超过20公里的防线,显然极为困难。

  所以,娘子关那块儿没抢过唐刀的李师长决定和921师一起,防御这道防线。

  但这一路同样不是很乐观,日军此时兵力尚未明朗,但估计也不会少于3万,甚至更多。

  “老子怕个他个球,大不了就是撒钉子战术,日本人想破老子的防线,那就得一个钉子一个钉子的给老子吞下去。”李师长咬着后槽牙,额头上青筋之蹦,几乎是面目狰狞的表达着自己的决心。

  ‘星落战术’还是唐刀教给他,并在上次晋东南战役中用过的,用了六天时间彻底把第二混成旅团的锐气给磨光,为最终覆灭第二混成旅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只是,自身伤亡也极为惨痛!

  那一战打完,将近8个步兵连都只剩下一半人,如果时间线再拉长一些,他都不知道部队还能不能再撑下去。

  “这次啊!不用和他们拿命硬磨,如果实在坚持不下去,就退下来,等到晚上,再反攻上去。李长官您可别忘了,您现在手里可也是有山炮有炮弹的!我们怕鬼子的炮弹,咋,鬼子不怕我们的炮弹呢?”唐刀笑道。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咦!你小子又有什么鬼主意,就别藏着掖着了,赶紧说来听听!”李师长立刻就感兴趣起来了。

  那可不是因为对唐刀的盲目乐观,而是这里面蕴含着中国特有的‘以退为进’的智慧。

  唐刀所说的‘丢阵地再反击抢回’是典型冰原之战的打法,山头表面阵地丢不可怕,每至夜间就靠反击给抢回来,夜战时失去战机辅助,米国牛仔们几乎没能力守好阵地,不跑的话,不是被中方组织的炮火炸死,就是被以步兵班为单位不知多少股的反击兵力给干掉。

  以至于最后米国军队都不敢派驻太多兵力于刚抢占的高地上,以保存兵力,但这更造成一种恶果,兵越少,丢的越干脆!第二天再重新组织进攻,新的一轮消耗战继续。

  在山中作战,高地不抢占,你进攻个鸡儿啊!

  当然了,这是因为当时双方装备悬殊造成的,白天时米国牛仔们的火力实在太凶勐了,五百磅重的航弹就像不要钱一样的丢,150口径榴弹炮白天都不带停的。

  中国军队唯有采取这样‘以退为进’的措施,避免士兵完全暴露于重火力下。

  日本人那点火力和米国牛仔们比起来,啥都不是!但比中国军队却是要凶勐的多,这种作战模式倒是也可以借鉴。

  104师和921师虽然重火力依旧比不上日军,不过104师目前拥有8门山炮算是一个山炮营,每个步兵团都有6门82迫击炮,还有7门可破装甲工事的37毫米战防炮;921师此次出征,八十集团军拨付了一个加强型炮兵营16门山炮给他们不说,683旅手里还有一个唐刀给他装备的辽造150重迫击炮营,再加上一堆四行团淘汰下来的厄利孔20毫米机关炮,集火打几个山头,日本人一样会被炸哭的吧!

  当然了,唐刀无需讲太详细,老李和刘师长以及程旅长这种战场经验比唐刀还丰富的多的老将,立刻就能举一反三因势利导根据战场形势自己来调整。

  只要防线没被彻底突破,没有让日军形成穿插分割包围,一个两个甚至于十个高地都被占领也不可怕,再抢回来就是,整不好,在发明天才坑道战法的程旅长这里,还又玩出什么别的新花样,那就不是唐刀所能预测的了。

  这玩意儿就像写小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精彩的句子或是章节段落可极少说是提前就构思好的,那都是写着写着就出来了。

  战场也是一样,从未有那个将军说我早就想好这么打了,但敌人可不会按你想的来打不是?那是你来我往打着打着,由于指挥官的灵光一现,甚至是由于一支部队或是一个士兵惊艳绝伦的战斗,不经意间一个精彩战术就此完成。

  除了这两道防线,另一道重要防线当然是晋东后翼。

  12师和101师两师目前相距不超过10公里,正好距离后翼也不过15公里,加之前来之敌兵力不明,但极大可能是第五师团一部。

  刘师长原意是以其中一师以抗衡,抽出另一师为预备队,可向另外三道防线进行支援。

  这种思维是再正常不过,任何作战,指挥官都会留下预备队,既可以对前线损失惨重的部队进行补充,也可以对在前线待了时间过长的部队进行轮换。

  战场上都属于高度紧张状态,别说白天作战时间,就是晚上,为了防止敌军夜间偷袭,哪怕有哨兵,阵地上的官兵睡觉时也恨不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种巨大的精神压力是常人难以体会的。

  没人知道这一战要打多少天,士兵是人不是铁,把士兵轮换下来修整一下,哪怕吃口热饭睡个囫囵觉,也是保持持续战斗力的一种方式。

  但唐刀却提出了反对!

  若是第五师团一部,恐怕以一个步兵师四个步兵团万人抵抗的话,会很困难,与其等着他们损失惨重再调派预备队上去替换,那还不如一开始就将其放在防线上,至少可以提前部署火力点和各类工事。

  而唐刀最终说服刘师长的理由是,第五师团,自打进入中国战场以来,除台儿庄一战被第五战区用诱敌深入再聚集重兵包围干掉过近万人,其余战场未逢一败,从他们那位板垣四郎师团长到一个小小二等兵,那鼻孔都是朝天的,傲慢的很。

  他们极有可能选择以一个步兵联队和炮兵等和防线上的中国军队对阵,而后以另一部绕行对敌后进行穿插寻觅战机。

  晋东后翼防线,不仅需要足够宽度,更需要足够纵深,这都需要足够兵力才能完成部署。

  两个步兵师超过2万人,才可以完成这一重任。

  日军气势汹汹并且兵力肯定超过晋东之军,那就必须集合全军之力先给他们来一记迎头痛击!

  而预备队,则由各防线上师、旅、团一级指挥官自己根据战场形势自己来制定方案。

  最终,刘师长和参谋长都同意了唐刀这一方案!

  接下来,就是由前线指挥部向各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400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麻花传媒MV一二三区别在哪里看,麻花传媒MV一二三区别在哪里看最新章节,麻花传媒MV一二三区别在哪里看 xbiquges.com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